您当前的位置 : 太原文旅 >> 文化旅游  >> 正文

【印记山西】“长城六口”,历史铸就的长城经典地标!

来源: 太原新闻网
内容提要:800余公里的明代内、外长城和上千公里的其它历代长城,为山西的旷野留下了无数道大地的伤口,也铸就了诸多经典的长城地标。

  山西,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与冲突的前沿。从战国到明、清两千多年的时间里,在山西境内留下的历代长城约有3500公里,分布在全省9个市40余个县,现存较完整的城墙和遗迹有1500多公里。

  在800余公里的明代内、外长城和上千公里的其它历代长城,为山西的旷野留下了无数道大地的伤口,也铸就了诸多经典的长城地标。岁月侵蚀,风雨沧桑,一个个关隘就象一个个不死的老兵,虽然正在慢慢凋零,但依旧坚强挺立,护卫着身后的大好河山,为后人留下永恒的记忆。

  其中,分布于长城上的这六个关口历代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,他们就是有着“长城六口”之称的平型关、偏头关、雁门关、宁武关、娘子关和杀虎口关。

  平型关

平型关 篆刻:李泽峰

  平型关,位于雁门关之东,山西省灵丘县与繁峙县交界的关岭上。平型关四面环山,峰峦叠嶂,地势极为险要,自秦汉以来即为军事要隘、兵家必争之地。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多次战事。平型关这一千年古隘虽然历史悠久,但其真正名扬中外,还是因为全国抗战初期的八路军平型关大捷。

  1937年9月25日拂晓,日本侵略军坂垣师团21旅团辎重大队进入这段峡谷古道,预先埋伏在崖顶由林彪指挥的八路军115师发起进攻,激战一日,大获全胜。歼敌1000余人,毁坏、缴获敌汽车100余辆,大车200余辆,九二式野战炮1门,轻重机枪20挺,步枪1000余支,战马50余匹及其他军需物资。平型关战役震惊中外,打破了所谓"日本皇军不可战胜"的神话,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,唤起了世界进步力量对中国人民的声援与支持。平型关,已经成为中国人民不畏强敌、无坚不摧的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。

  偏关

偏关 篆刻:李泽峰

  长城是人类军事史上的伟大奇迹,她犹如一条巨龙蜿蜒起伏于中国北方辽阔的山川大地万余华里。黄河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,被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母亲河。但你知道长城与黄河第一次握手的地方在哪里吗?就在偏关。

  “雄关鼎宁雁,山连紫塞长,地控黄河北,金城巩晋强。”这是古人对偏头关的赞誉。偏关,位于偏关县黄河边,与宁武关、雁门关合称“三关”。因其地势东仰西伏,故名偏头关。

  偏头关历史悠久,地处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,为历代兵家争夺重地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这里就是战场。“赵武灵王略中山破林胡,取其地置儋林郡”。偏关秦汉属雁门,隋属马邑,唐置唐隆镇,名将尉迟敬德在关东建九龙寺。偏头关城形状不规则,东西长1100米。东、西、南三道城门均建有瓮城。城高10米处砌砖石,南门至西门一带,砖石大部犹存。西墙、北墙多为夯土墙,东部城墙已毁。明代除设置“偏头关”外,在重山峻岭的长城沿线及重要通道上建起了城22座,有桦林堡、老牛湾堡、草垛山堡、老营堡等。这些堡城的边墙现多仅存夯土,唯地处黄河岸边的桦林堡地段,约30公里边墙保存较好,全部包砖,高耸于河岸,甚为壮观。

  雁门关

雁门关 篆刻:李泽峰

  山海关因处于长城最东边,地理位置重要,被称为“天下第一关”;嘉峪关因处于长城最西边,气势雄壮,被称为“天下第一雄关”。而雁门关因历史最悠久、战事最多、地势最险而被誉为“中华第一关”。

  “天下九塞雁门为首”,雁门关,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,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,以“险”著称。雁门关自古就是边防战略要地。自公元前4世纪至20世纪,发生在这里的战事,据不完全的统计就有140多次,可见它确实是兵家必争之地。雁门关北通大同,南达太原,进可主辽阔草原,退可守千里关中,战略地位十分重要。

  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”的雁门关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!李广曾经在此,卫青曾经在此、霍去病曾经在此、薛仁贵曾经在此……你可以站在他们站立的地方,回到历史的现场,然后毫发无伤地回到现在,烽火已灭,长城酣睡,在苍茫的沉阳里,隐约听见远去的达达马蹄……

  宁武关

宁武关 篆刻:李泽峰

  宁武关位于山西省中北部,宁武县城区,是明朝长城防线外三关之一(另两关为偏头关、雁门关),处于三关中路,又是明沿长城一线九边重镇之一山西镇的治所。

  外三关之中,偏头为极边,雁门为冲要,而宁武因其地处“三关”中路,素有“北屏大同,南扼太原,西应偏关,东援雁门”的战略作用。故《边防考》上说:“以重兵驻此,东可以卫雁门,西可以援偏关,北可以应云朔,盖地利得势。”

  明末天下大乱,义军蜂起,崇祯十七年二月的宁武关之战是明亡前夕的最后一场血战。李自成为东进北京,在“宁武关”与明军进行了一场争夺战,史称“宁武关之战”。宁武关成为阻止李自成农民军北上的最强固的防卫工事,最终李自成击败镇守雁门关的三关总兵周遇吉,为夺取北京扫清了障碍。

  娘子关

篆刻:李泽峰

  娘子关位于山西阳泉市平定县东北,是扼守三晋的东大门,也是长城上的著名关隘,有“天下第九关”之称。娘子关为战国时期中山国所建长城的关口之一,唐朝设立承天军戍守处,唐大历年间(767—779)修建“承天军城”。宋代建“承天寨”。娘子关现存关城建于明代,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。古城堡依山傍水,居高临下,建有东、南关门两座和长约650米的城墙。

  关于娘子关这个名称的来源,有不少传说。明代顾祖禹在《读史方舆纪要》中说,凡“妇人服靓妆”经过妒女祠时,“必兴雷电”,大发嫉妒,故为妒女,娘子关因此得名。《元和郡县志》则说,春秋时晋国介子推的妹妹介山氏,焚死绵山,后人为之筑妒女祠。另一个传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关在此镇守,并创建关城,因而把此关称作娘子关。

  娘子关东门里,桃河岸边,有处砖砌石台,传说是平阳公主的点将台。据说,平阳公主在娘子关任帅期间,常常身不离鞍,手不离刀,表现异常勇敢,就在她与柴绍将军结婚以后,仍不忘军中生活。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中英杰,娘子关与她的英名共存,一直延续到今天。

  杀虎关

杀虎关 篆刻:李泽峰

  杀虎口关口,古称参合口,又称杀虎口、参合陉、苍鹤陉,,唐朝称白狼关,宋朝称牙狼关。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剌南侵,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,故而起名“杀胡口”。清代以来,天下一统,改胡为虎,其余地名亦改胡为虎,改虏为鲁,逐成固定名称。

  作为一代雄关,杀虎口闻名遐迩,已有两千多年历史。历代王朝都在此屯兵遣将,设置防守。自从明王朝与蒙古靴靶部落议和通商以后,杀虎口又成为中原与塞外的集易中心,商贾辐揍,店铺林立。

  杀虎口是明清山西历史的缩影,是中国近代金融贸易兴衰的实证。走西口是“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”事件之一,“走西口”不仅承载着晋商商帮的光荣与梦想,成长与艰辛,更铭写了山西人西口移民谋生的血泪悲情,“杀虎口”的兴衰史也反映了晋商发展兴衰的历史。“走西口”这一移民活动,大大改变了内蒙古的社会结构、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。同时,占移民比例极高的山西移民,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,将山西的晋文化带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,使当地形成富有浓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。晋文化作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,通过人口迁移,与当地的游牧文化相融合,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,丰富了中国的文化。

(责编:吉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