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 : 太原文旅 >> 文化旅游  >> 正文

印章上的山西雄关——杀虎关

内容提要:杀虎口关口,古称参合口,又称杀虎口、参合陉、苍鹤陉,,唐朝称白狼关,宋朝称牙狼关。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剌南侵,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,故而起名“杀胡口”。
篆刻:李泽峰

  杀虎口关口,古称参合口,又称杀虎口、参合陉、苍鹤陉,,唐朝称白狼关,宋朝称牙狼关。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剌南侵,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,故而起名“杀胡口”。

  《水经注》云:“北俗谓之苍鹤陉,道出其中,亦谓之参合口。”古杀虎口一带为“数水复合之处”,河流较大,草木丰沛,大雁、苍鹤经常迁徙停留,故以景命名,称苍鹤陉:唐代称白狼关,宋称哑狼关。狼乃塞北草原民族的图腾,以狼命关,乃为实情:至明代,修边墙、建关隘、兴兵伐、禁边事,改称杀胡口,其余如破胡、残胡、平虏、威虏等名,无不体现了这一时期的特色:清代以来,天下一统,改胡为虎,其余地名亦改胡为虎,改虏为鲁,逐成固定名称。

  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境内晋蒙两省(区)交接处,地形十分险峻,其东依塘子山,西傍大堡山,北依雷公山、庙头山,万里长城由东北向西南延伸而去,像个半圆形围墙将杀虎口围在里边,东西两侧山岭崖陡壁立,苍头河由南向北贯穿其中,构成一道宽200多米,长3000多米的天然关隘。

  作为一代雄关,杀虎口闻名遐迩,已有两千多年历史。历代王朝都在此屯兵遣将,设置防守。明朝嘉靖二十三年建土堡,万历二年用砖包筑堡墙,方圆二里,高三丈五尺,南门一座。万历四十三年又筑新堡一座,并于两堡中间,门东西筑墙,将新旧两堡合二为一,前后左右开门四座,周围五百四十丈,计三里。新旧两堡相依,北面通往内蒙,设有栅门,恰与万里长城之城头堡相连,地势十分险要。自从明王朝与蒙古靴靶部落议和通商以后,杀虎口又成为中原与塞外的集易中心,商贾辐揍,店铺林立。

  杀虎口是重要税卡,为中原与蒙古、新疆、俄国贸易的必经之路,清极盛时期,关税日进“斗金斗银”。明清时期,杀虎口还成为晋商的发源地和主通道。曾经盛极一时的“大盛魁”商号的发祥地就在这里。

  康熙五年,明代杀虎口关口淤塞,又于近处择一地开口,称“大栅子”。老百姓还称“口上”、“西口”,以口为界,北称“口里”,北去为“走西口”、“出口外”,南归为“回口里”。

  杀虎口是明清山西历史的缩影,是中国近代金融贸易兴衰的实证。走西口是“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”事件之一,“走西口”不仅承载着晋商商帮的光荣与梦想,成长与艰辛,更铭写了山西人西口移民谋生的血泪悲情,“杀虎口”的兴衰史也反映了晋商发展兴衰的历史。

  “走西口”这一移民活动,大大改变了内蒙古的社会结构、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。同时,占移民比例极高的山西移民,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,将山西的晋文化带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,使当地形成富有浓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。晋文化作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,通过人口迁移,与当地的游牧文化相融合,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,丰富了中国的文化。

  杀虎口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,至今大同至呼和浩特的公路,仍经由此地。走出山西杀虎口,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与绥远(统称归绥)、库伦和多伦、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区。“杀虎口”还是通往蒙古恰克图和俄罗斯等地经商的重要商道。

(责编:吉吉)